《別再開會開到死》如何避免主持讓人昏昏欲睡的爛會議的 3 個步驟

會議最大的問題,就是大家想把所有需要討論的議題全都丟到一個會議討論,就好像隨意添加各種佐料燉煮一道大雜會一樣。

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

是否有主持會議的時候,看著台下的與會者們眼神呆滯、睡眼惺忪,甚至打氣哈欠點起頭來?我曾參加過許多遭糕的會議,每當我精神恍惚的時候,我總會打量四周,發現四周的同事也和我相仿,甚至點頭的頻率就像讀秒器一樣。我是新手主管,現在輪到我要主持會議了,我希望能避免招開讓人眼神渙散的會議。

開會就像烹飪一樣

開會成效不彰,主要是因為缺乏架構。大多數的組織都只有一套開會模式,也就是所謂的員工會議,可能是每週一次或每月兩次,讓大家聚在一起兩、三個小時,漫無目的地討論,從公司策略一路聊到行政或是公司文化的問題。

第一步:確定烹飪方式

需要先想好烹飪方式,需要針對會議主題去準備廚具及備菜。這裡作者列出 4 種建議的會議形式:每日報備會議、每週戰略會議、每月策略會議、每季外地會議。依照議題的大小和討論方式將會議結構化,而不應該只用一種會議形式。就像烹飪不單單只有「炒」,一樣有:烤、煎、炸等多種亨飪方式。

第二步:爆香

員工並不期待哈姆雷特般的跌宕起伏,而是需要參與討論的理由,這正是會議主席該做的事。但好笑的是,有些主席卻刻意排除或是淡化會議的高潮及衝突點,這樣反而讓員工對會議失去興趣。

會議中加入高潮的關鍵在於計劃的鋪陳,會議開始十分鐘內,應該要給與會者一點刺激,譲他們了解會議重點,使與會者「聞香而動」。

為了讓開會不那麼無聊,主席應該找尋適當的理由,適時激發各種建設性的意見,使與會者積極參與、熱切討論,最後做出最佳決策。

第三步:「調味」

會議最大的問題,就是大家想把所有需要討論的議題全都丟到一個會議討論,就好像隨意添加各種佐料燉煮一道大雜會一樣。

為了避免菜色無法色香味俱全,在烹飪的途中我們總會添加些佐料進行調味和上色,開會也是如此。主動輸出的效果是遠大於被動接收,想盡辦法讓與會者辯論、表決、腦力激盪、各自表述,想辦法讓與會者主動輸出的會議就可能是一個好的會議。

書中最重要的重點就是避免大雜燴。我們應該不想吃到將雞胸肉、豬腳、牛肋排同時丟進炒鍋,並用上白醋和蜂蜜調味進行大火快炒。不要奢望每一件想解決的事情都能在同一個會議裡解決。最困擾的事有時會議中突然冒出來的新議題,就算它是非常重要的,也應該另行討論而非當下解決,否則只會讓會議不著調且失去會議的重點,與會者無法聚焦或跟不上議題切換的角度,就會令人思維發散昏昏欲睡。

返回頂端